到別人家作客吃飯,要不要幫忙洗碗這件事情挺尷尬的
每次幫人洗碗的時候,我總是覺得胼手胝足
流理台上面可能放了兩三片菜瓜布,
其中一片可能是用來清瓦斯爐的,另一片可能是用來刷流理台的,只有一片是拿來洗碗
甚至有些人會把洗油膩的菜瓜布與非油膩的菜瓜布分開
抹布有時也有分,有能擦餐桌的,有不能擦餐桌的,有的甚至是拿來擦地板的
洗完碗後,碗盤要怎麼擺又是一門學問,有些人家明明有烘碗機,但是碗盤卻不放在裡面
大型的廚具像是炒菜鍋與湯鍋洗完以後,也不知道主人放在哪個櫃子裡
隨便找個櫥櫃塞也不對,就這樣把鍋子晾在流理台旁邊也不甚雅觀,結果是放在陽台上
倘若洗出來的碗不到主人平時的標準,主人把洗碗的人支開,自己來洗也是遇得到的事
(BL 生人勿試)
接下來就很難討論了,因為問題變成「洗碗是為了禮貌,還是為了幫忙?」
或許洗碗會作為一種禮儀,本來就是以幫忙為起點
也就是,由單純的想要幫忙,變成一種禮貌,
我在這邊就武斷的繼續討論下去了
對我來說,如果洗碗無可避免的作為一種禮儀,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而家庭生活中的比較傳統的長輩們通常會執著於門風問題
家庭聚會時,誰去洗碗就變成禮教之上的戰場,彷彿誰洗到碗,就是誰家的孩子有禮貌
從單純的幫忙,後來被看成一種禮貌,到最後變成鬥爭
沒洗到碗的孩子回到家可能還被念幾句,"下一次要主動一點幫忙洗碗"
幫忙洗碗這件事情好像變得醜陋了
因為曾經目睹過因為沒有洗到碗,孩子被母親督促下一餐一定要洗到碗的樣子
而孩子有洗到碗的母親卻洋洋得意,這一度讓我厭惡為客者幫主人洗碗這件事情
倘若這種畸形的競爭會把我們不堪的一面揭露出來,我寧願把那個髒東西藏得好好的
去幫忙洗碗這件事情絕對是好的,有問題的地方出在旁人身上
不要把出於善意的舉動視為一種競爭,這會讓整件事情變得醜陋無比
2 則留言:
放大絕:謝謝,我已經吃過了
當然是不洗啊
別人家的廚房有主權
難道抱一下別人的小孩就要把屎把尿嗎
客人的權利只到客廳
要演給長輩看又另當別論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