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7日 星期六

[鬼扯] 遊戲是否為一種藝術






概要

遊戲是否為一種藝術,其實答案在我心中已經很久了,只是一直沒有把這個概念解釋清楚,下面我將以Pc gamer去年的一篇文章為出發點討論。這篇文章由Pc gamer的編輯Logan Decker撰寫,他先引用影評人RogerEbert抱持藝術品的價值應該由藝術家所賦予而電子遊戲不是的觀點,在論述自己對於Ebert的結論欣然接受,電子遊戲的確並不是一門藝術,但Decker卻是從另一個角度切入,他認為遊戲的本質”玩”比藝術更被人們渴望,因此被高估的是藝術,被低估的是遊戲。因此,遊戲並不是一門藝術。

而在最後我藉由電影被納入為第八藝術的例子,將電影的”運鏡手法”以及電子遊戲的”操控方式”為類比,去說明為什麼電子遊戲應該被納入第九藝術。





影評人Roger Ebert的觀點

藝術品的價值是由藝術家賦予,而電子遊戲不是



Games are Not Art …and we should be thankful that they’re not

這是2009年7月美國電玩雜誌Pc gamer中的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的撰寫者Logan Decker(在當時是執行編輯,現在已經是總編輯了)在這篇文章中首先引用了著名影評人Roger Ebert(註一)的看法, Ebert認為遊戲並不能夠算是藝術(至少並不是與音樂,文學以及電影同一個等級),其中最中心的主張為

”a work of art is the artist declaring: This is what I see. This is what I hear.”

一個藝術創作,必須是作者的聲明,作者向大家說”這就是我看到的,是我看到的。”

當藝術家(artist,在此文章中使用這個字眼)賦予一件物品特殊的意義,他就成為藝術品。

也就是說,一個塑膠袋在路旁沒人注意,就只是垃圾一件。但是藝術家經過的時候,電光火石之間他認為這個塑膠袋是社會世人在物質資源不甚匱乏的環境中大量製造了同一模組且廉價的不朽之物,這位藝術家認為這塑膠袋有他的意義在,於是把它撿起來,拿進博物館,這就是藝術品了。而且這個塑膠袋不用有觀察者,它的意義就可以持續存在!偉哉!藝術家!



而遊戲(game),並沒有在這個意義下的作者(author,接下來沒有在用過artist這個單字)。是的,遊戲當然有開發者(developer),但是遊戲的意義不是由這些開發者賦予,讓遊戲有意義的是玩家

“They have developers, of course-but the game itself, when not being played, is complete inert and meaningless. There is no content without a player.”

也就是說,一套遊戲被設計出來,只要沒有玩家進行遊戲,遊戲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Pc gamer編輯Logan Decker的觀點

遊戲被低估了,藝術被高估


以上是Decker筆下的Ebert。在接下來的篇幅中Decker接受了Ebert的結論”遊戲並不是藝術”,但卻從另一個角度去接受,Decker想說的是”藝術被高估了,遊戲卻被低估了”


他的論證很有趣,首先先嘗試說明藝術被高估了。在2006年的時候藝術家Matthew Barney運了1600加侖的凡士林到San Francisco的現代美術館,然後有一堆人花錢去看這一堆凡士林。

國際知名雜誌Pc Gamer執行編輯Logan Decker表示:”如果有人把1600加侖的凡士林灑在我家門口,我會直接報警”

因此他認為藝術被高估了,1600加侖的凡士林可以算是藝術,那麼藝術的層次是有多高?(註二)文中舉的例子是這樣的,如果我們漂流到荒島上了,首先需要顧到的是民生必需,食物,飲水或遮蔽處,等到生活無虞了,雕刻以及畫畫的排序對大多數人而言是處在非必需的位置。 “Art is overrated. It doesn’t have intrinsic value.”



而遊戲就相對的在較高的位置,精確點來看Decker想說的是遊戲在比較”重要”的位置,

“On the other hand, play is a very big deal. The need to play is hard-wired into every single human being.”



“玩”是一種內在的需求,遊戲就是用來滿足這方面的需求,我們會訂定一些規則,讓自己遵循這些規則從中得到滿足感。”我能夠連續拋接這個石頭幾次?”這就是一個滿足我們”玩”的需求所產生的簡單遊戲規則,而且很有可能是最早的遊戲之一。



“玩”也是我們探索這個世界很的一個途徑,因為我們玩我們所接觸到的事物,進而瞭解世界上的某些規則。在海邊玩沙,我們會知道沙子被海水一沖就散。我們玩傳接球,知道東西往上拋一定會掉下來。當我們瞭解這個世界的規則之後,我們才能夠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在遊戲中,我們也是嘗試著與遊戲中的各種事物互動,才能夠摸清楚遊戲中的規則,並拿到高分或是獲勝。遊戲竟然是如此的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遊戲還有一點與藝術不同,那就是一款遊戲被設計出來有滿足玩家的義務。而藝術品不用,因為藝術品的呈現是藝術家所聽到的所看到的,藝術品是滿足藝術家的創作慾所產生,並不需要對觀看藝術品的人負起責任,也就是說,藝術品的產生只要藝術家自己能夠爽到就行了!但是這層關係並不能套用到遊戲以及遊戲開發者,遊戲開發者的滿足感是建立於玩家滿意的笑容,一款好的遊戲有義務找到玩家的G點(文章中就是用這個字,G-spot),因此當我們在玩遊戲的時候不同於在欣賞藝術品,我們不用要求自己去理解遊戲開發者創作這遊戲的真正意圖(賺錢除外),反而是遊戲本身應該要盡力符合玩家的需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玩一款好遊戲的時候會感覺被娛樂到,而且時間飛逝。



以上是Decker的論述,接下來是我的




我的觀點

電影可以,為什麼電玩不行?

我承認我想說的跟上面兩種論述沒有直接關係,以下只是在心中潛伏一段時間的想法,在看到Pc gamer的文章之後,我決定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開門見山,我一直認為遊戲(起碼電子遊戲)絕對能夠與其他藝術平起平坐。但我們先看看在近代甚麼東西被歸類為藝術


現在能夠被廣泛接受為藝術領域的有八大類

文學,音樂,繪畫,雕刻,舞蹈,戲劇,建築,電影,

近來還有可能加上工藝以及數位產品



是的,數位產品,電子遊戲(非傳統遊戲)即將成為第九藝術,你們大可以去Google搜尋”第九藝術”就會發現都是在講電子遊戲,事實上我也看不出來為什麼電子遊戲不能夠成為第九藝術。



我們先看看電影,我不是學電影,也不是學藝術,但我唯一能想到電影成為第八藝術的理由就是電影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感官經驗,在電影最起碼綜合了戲劇,音樂,繪畫(我想說的是平面呈現),甚至有可能加上舞蹈,建築或是文學。當然,如果電影只是把這些大項目彙集在一起那也只是個大雜燴,電影所帶給我們的是更新更別於傳統的經驗,那就是拍攝手法,我們可以在電影中看到長鏡頭,短鏡頭,快動作,慢動作,廣角鏡頭,特寫鏡頭…。。電影類型也是五花八門,紀錄片,商業片,藝術片…這是電影真正帶給我們的。電影被選為第八藝術絕對當之無愧。



現在看看電子遊戲,電子遊戲可包含更多了!這沒甚麼好驚訝的,因為電子遊戲可以把電影巧妙的融入其中。如同上一段所提到的,如果只是將其他藝術領域融合,那不算甚麼,一定要有點新的東西是值得大家討論的。電子遊戲能夠帶給我們甚麼新的體驗? ”雙向互動”我認為是一個很好的答案。

互動在之前的藝術領域中也都存在著,藝術的本質本就應該仰賴於互動,不過是單相互動。畫家有訊息想要傳遞,於是繪畫產生,欣賞者嘗試著去抓住畫家想要表達的訊息,這是單向的互動,”繪畫”就是在那邊,他不會改變,大家看到的都是同一幅畫。而電子遊戲不同。



電子遊戲的開發者認為有一套遊戲規則”很好玩”,因此希望獲得驗證,玩家去進行這一套遊戲規則,而玩家可以在這一套遊戲規則中獲得樂趣,而且每一個人的遊戲經驗不一樣!這是與其他藝術領域最大的不同。已俄羅斯方塊(Tetris)為例,我們必須不斷將落下的方塊排列整齊,只要能夠維持每一列的每一格都排滿了方塊就可以將其消去,我們也就能夠將遊戲進行下去,獲得分數。規則簡單易懂,大家都玩過。但是同樣的規則卻有不同的遊戲方式,有些玩家喜歡將方塊排放至一列兩列就消掉,但也有人喜歡將方塊堆至四列以上,等待長條方塊的來臨,一口氣消除。



在一定的規則中,玩家能夠藉由”操作”電子遊戲,獲得不同的遊戲經驗。再舉另外一個家喻戶曉的例子”超級瑪莉”,超級瑪利看起來比較複雜,但事實上遊戲經驗更簡單,跳到敵人頭上,救公主。簡單,易懂。但是每個玩家在其中的遊戲經驗就是不一樣,有些人就是會跳到一格洞裡,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可以鑽到下水道就破關,這些都是有可能發生的遊戲經驗。同一套電子遊戲能夠給予不同的玩家不同的遊戲經驗,這是前所未有的。



而且如同電影需要考慮拍攝方式,遊戲也需要考慮到玩家的操作方式,舒服且人性的操作方式,絕對是一款受歡迎的遊戲必須配備的。傳統的搖桿,鍵盤,滑鼠的確掌控市場很長一段時間,但最近的EyeToy, Wii, Project NATAL。遊戲廠商的確在操作方式上下了不少苦工。這也顯現”操作”在電子遊戲中的重要性。



在玩家的操作之下,玩家可以直接體驗到遊戲內容,遊戲的內容更是五花八門,有節奏較緩慢,但是能夠體驗劇情深度的角色扮演遊戲,有著重在感官刺激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有能夠跟隨音樂律動的音樂遊戲,有讓你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的戰略遊戲。電子遊戲有很多種呈現”玩”的方式。



當然反對者可以說”同樣的一幅畫在不同的欣賞者眼中,每個欣賞者體驗到的東西也不同,每個欣賞者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一幅畫。”我能夠理解這個觀點,已”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話來說好了,有些人會從八卦角度切入,他或許認為達文西跟畫中的女人有過一段風流,因此他從畫中看到的訊息,是達文西傳達了這一段不為人知的戀情。又或許有人很吃達文西密碼那一套,他認為達文西要傳遞的訊息是一套陰謀論。因此每個欣賞者看到的”蒙娜麗莎的微笑”都不一樣。

好的,我完全可以理解,但是當我們換個角度在欣賞藝術時,我們是否”操作”了這件藝術品?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當我們在進行電子遊戲的時候,我們可以清楚知道我們在控制某個東西,或許是一個方塊,或許是架飛機,在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控制人(有時候我們也很難說出我們在控制甚麼,像是”模擬城市”,但是我們可以從遊戲中的訊息得知,我們操控的是”市長”)。





一切都很清楚了,電子遊戲的確綜合了之前的藝術領域,並且帶給我們一些新的體驗。電子遊戲的被妖魔化,除了是其本身”玩”的本質之外也是文化中的結果。棒球,足球等等運動也都是遊戲,本質上與電子遊戲沒有差別。但是電子遊戲因為其多樣化,以及體能上的要求較低能夠長時間持續,而成為被攻擊的目標。



多樣化方面是說,電子遊戲中可以輕易的加入色情以及暴力的元素,這自然會成為衛道人士的目標。至於體能上的要求是只要你醒著並且清醒,你就可以繼續玩下去,運動遊戲玩久了總是會累,但是電子遊戲確可以沒日沒夜的打。這兩項元素本應該是電子遊戲的優勢,能夠被大眾接受(體能要求)並進行多采多姿(多樣性)的遊戲經驗的優勢。但也會成為長時間中被灌輸色情暴力想法的媒介。





最後我想用最近很紅的youtube影片, The only thing I know來做為結尾。




儘管我沒辦法認同影片中的某些觀點(1:25開始),但是我還是認同大部分他說的,不要讓遊戲佔據你太多時間,而耽誤了你的正事。但是請大家千萬不要把重點只放在”遊戲佔據你太多時間”這個字面上的意思。不管任何事情只要耽誤了正事就是不應該,打棒球,搞社團,看電影,或者任何休閒活動都有可能佔據你大部分的時間,但我們也要承認,電子遊戲的確是其中的佼佼者。但他仍然是一門值得我們認真看待的文化以及科技下的產物,也就是說,電子遊戲是一門藝術。



註一: Roger Ebert的網站很值得一去,他最近因為甲狀腺癌開刀而失去聲音,希望他早日康復
http://rogerebert.suntimes.com/



註二: 1600加侖的凡士林用卡車運到博物館的照片,很可惜沒有想像中震撼
http://cremasterfanatic.com/Pics/Exhibition%20Pics/SFMOMA.html


12 則留言:

Anonymous 提到...

喔喔, 都看英文網站. 超強!

不過如果說因為”雙向互動”, 其實會有困難

因為電影走進3D(也許現在仍算起步), 很可能也會朝”雙向互

動”前進. 某一天電影可能發展成身歷其境的RPG類形.

當電影院裡的坐位都變成連結艙,

電影和遊戲的界限就沒了,

只有播放鍵最中肯, 自始至終都寫著"Play"

其他藝術大概就最近很紅的極限震撼, 最接近這樣的表現方式.

最後反對者還是會說, 只是剛好和某一種藝術呈現方式一樣, 還是

不能算藝術.

hank19851123 提到...

看了好感動@@



下次見到你,必須先下跪一下了!



影片裡我絕得說的很有道理'我的確未為遊戲而危害了所謂

的健康'雖然還沒到人際關係疏遠'但是我還是著重於遊

戲'一直想再遊戲中打出一片天'以至於浪費了一大堆的寶貴

時間'我說'我該省悟了.



(好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引用嗎?

carrdsd 提到...

Care killed the cat. take care yourself.

挨餓的熊 提到...

死ㄐ哥,怎麼每次見到你都沒跟我說這些?虧我還在WOW掩

護你那麼多次。下次有空再來一次“美洲豹之亂”啊,反正

越多人來玩才有趣啊。嘿嘿~~

fbwmmjqn 提到...

要給你一個大讚啦

cjwprepyjlth 提到...

只得讚美

med2885757dw 提到...

看貼是緣分 回貼是禮貌

egtdnlclwa 提到...

一篇很棒的文章分享喔!

oux28875335d 提到...

祝大家都有個好開始,人人健康,事事順利。

lws2942140qs 提到...

給你打打氣

zbr2968425uw 提到...

大家可交個朋友嗎?

puc2968427st 提到...

幫你灌個水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