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片並不容易引起我的興趣,除非這部片的評價好到能引起我的興趣。而《鬼敲門》在許多影評人眼裡,是2014年數一數二的恐怖片,因此,我決定試一試。
看完後我並沒有失望,但我不會說這是一部傳統意義上好看的恐怖片。由於這部片有很多值得玩味之處,故以下會提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由於丈夫去世的緣故,Amelia是個單親媽媽,獨力撫養著兒子Samuel。平時忙碌的護理人員生活已經夠讓人勞累,但同時Samuel在學校的行為開始產生偏差,不僅學校沒辦法待下去,朋友們也漸漸不願意與他們家庭來往。對一位單親媽媽而言,這是名副其實的度日如年,人生除了丈夫仍在世的回憶之外,只剩下怨懟。但出於母親的職責,他必須要愛這個給他帶來許多麻煩的孩子,她需要愛這個家,我們可以說Amelia是個充滿矛盾情緒的角色。
就在有一天晚上,Samuel不知道從哪裡拿出了一本名為《Mister Babadook》的童書作為睡前故事,從此Babadook這不明的生物就開始造訪這個家庭,逐漸把Amelia逼至瘋狂邊緣,甚至傷害她的兒子。
故事不稀奇,但有趣的是可以從甚麼角度來看這無法擺脫的怪物Babadook。我們能舉出很多類似設定的恐怖片,佛萊迪、鬼娃恰吉、貞子…這些角色的共同點是,一旦他們決定跟著你,你就完蛋了。但Babadook與這些反派不同之處在於,它是心魔,不是懷抱著怨念的惡靈或因為靈的轉移而能行動的娃娃。全片不斷的暗示,Babadook若要對你造成的影響,是從內而外的,一但讓它進入你的體內,就會被它控制。
這一點設定老梗至極,但整部片讓這狗血到不行的設定,有了全新意義。
Amelia非常愛她的兒子,但同時又恨他,恨他的不聽管教,恨他毀了原有的社交生活,更重要的,他老公因兒子而死,所以恨他入骨。這樣的恨意,連Amelia本人都不敢去觸碰,而這就是她的Babadook,是她的心魔。
本片嘗試表達的,是每個人心中都有那最底層的恐懼是我們不願意碰觸的,就像Amelia不敢去想她有多恨她兒子一般。當我們夜深人靜或情緒煩躁時,當心中浮現特定的人事物,我們的情緒會被打擾,這時Babadook就來向你敲門了,只是平常時,我們都能駕馭住自己,將其拒絕於門外。
但如果對這人事物的負面情緒已經到了極點,加上身心靈正處於虛弱的時候,Babadook就能夠趁虛而入。所以劇中的Amelia是憔悴的,她因為兒子而連續幾個晚上沒有辦法休息,且社交生活也幾乎全毀,加上社工人員因為孩子的問題而找上門,生活上的種種壓力幾乎將她壓垮,於是Babadook在當晚進入了她的體內,在也擋不住排山倒海而來的情緒,她不在隱藏對她兒子的恨意。Amelia開始Samuel惡言相向,叫他去吃屎,會拿著刀子撂下狠話。
如果身邊有人因為抵擋不住壓力而開始出現異常,那從正常人一步一步被逼至絕境的過程,作為朋友是不忍卒睹的。Samuel更是感同身受,看著所愛的媽媽開始會對他做出傷害行為,他無所適從。對Samuel而言,最可怕的並不是Babadook,而是受Babadook影響的Amelia。
當我在看片的過程中賦予Babadook這樣的解釋之後,Amelia對著Babadook大喊「這是我的房子」,「你休想侵占我的房子」,捍衛的是身為人,對自己自主的能力,不讓心魔的入侵而受到影響,進而傷害到最深愛的人。這也是為什麼最後Amelia抱著兒子對Babadook大吼時,會讓我深深地被震懾,那是對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怒吼,從此以後Amelia又做回自己的主人,能坦然面對原本不敢觸碰的那一塊。
最後,很多人問為什麼會把Babadook養在地下室?對於一部恐怖片而言,這是蠻荒謬的結局,誰會想要跟這恐怖的東西住在一起?但如果賦予Babadook心魔的解釋,”You can’t get rid of the Babadook”這句童書上的句子就十分合理了。屬於我們心中的,終究沒有辦法將其解決,我們只能面對。所以Babadook不會消失,我們只能安撫他,就像是Amelia在地下室裡做的,告訴Babadook(自己)一切都會沒事。
如果你期望的是傳統恐怖片的感受,看完後會冷汗直流,晚上不敢上廁所或接近衣櫃跟床底,那麼這部片沒有辦法滿足你。我在看完之後,晚上依然睡的安穩,整部片幾乎沒有讓我感到特別恐怖之處,但壓抑氣氛與震懾感,是其他恐怖片從來沒有帶給我的。
整部片最有趣也最容易混淆之處,在於導演決定用一個外在的生物Babadook來描述內在的心魔,這難免讓觀眾失焦與困惑,但這樣的嘗試的確讓我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恐怖片這個範疇。
若以為恐怖片只能拍的膚淺,那麼請你務必來看看《鬼敲門》,我們能夠在這部片裡看到恐怖片的另外一種可能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