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3日 星期二

過渡期的尷尬 平等與不平等









前陣子學測成績單出爐,這似乎不甘我的事

但是很奇怪,每年到了放榜季節,我就全身不舒暢



因為打開電視新聞,翻開報章雜誌都是看到

某位學生考了滿級分

某位學生多用功,成績可上台大

之類的



我自己也很好奇,為什麼每次看到這些新聞都不大爽

我想是因為成績一直都沒有很好的緣故

但是如果就這樣讓自己接受這個自卑的理由,似乎太不爭氣

所以我現在要把這個不舒暢的感覺給合理化







首先,我為什麼討厭這些新聞?

因為這些新聞很愛將那些考了高級分的學生給英雄化



當然,考高級分當然是不容易的事情(這我完全能夠體會)

如果這些新聞只是單純的資訊傳遞

像『高雄市劉乃嘉同學笑納滿級分』這種標題我沒意見

雖然對於那些考不好的學生而言很刺眼,但世界就是這樣跑



我討厭的是這些

『車站小販 家有滿級分建中生』

『建中生迷電玩 轉學六信考74級分』

『家扶扶助少女 滿級分獲表揚』



這些標題都預設了考生的考試背景低人一等



我不是瞧不起家扶兒,或是攤販子弟,或是私立高中的學生

我會用『低人一等』這四個字,只是因為新聞媒體就是這樣炒作

灌輸讀者大眾『這種人不大可能考高分』的思維,試圖製造反差

而這個反差,就是新聞賣點所在



好,新聞標題會這樣下不能完全責怪媒體

媒體會下這種標題,還不是因為大家喜歡看?

一定有不少父母看到這些新聞以後,會轉頭對他的孩子說

『人家生活條件比你差,都能考得比你好!』



社會大眾,你們就是預設了家扶兒,攤販子,私立高中的學生考低分才是常態

有時候還會指著路邊的乞丐,跟孩子說『你以後想跟他一樣嗎?』

這是你們默認的不平等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又要一直說服自己,『職業無貴賤』,『英雄不怕出身低』

叫我們要大方接納每一個人,最好的證據就是國文課本還收入了『雅量』這篇文章





朋友買了一件衣料,綠色的底子帶白色方格,當她拿給我們看時,一位對圍棋十分感興趣的同學說:

「啊,好像棋盤似的。」

「我看倒有點像稿紙。」我說。

「真像一塊塊 綠豆糕。」一位外號叫「大食客」的同學緊接著說。

我們不禁哄堂大笑,同樣的一件衣料,每個人卻有不同的感覺。

那位朋友連忙把衣料用紙包好,她覺得衣料就是衣料,不是棋盤,也不是稿紙,更不是綠豆糕。

.

.

.

宋晶宜-雅量







是否想起來這篇課文了?

這是教育體制下,教導我們的平等



所以我們是在什麼樣的狀況?

學校教導我們的,與大眾媒體所灌輸的資訊互相衝突

這難怪我會全身不舒暢!



還有另外一個類似的例子



就是原住民學生考試要不要加分?

抱歉,我忘了是96還是95年的資料,臨時沒找到

但是我清楚記得,原住民學生大考加分,可以加到35%

幹,超爽的啊





當然,我也沒有瞧不起原住民的意思

因為原住民超正點





原住民的加分我只想到兩個方向切入

一是因為他們為『弱勢』族群

二是純粹要為了文化的多樣性而特別照顧

而事實上,不只是第一種理由,第二種理由也間接的承認了原住民文化目前是『弱勢』的



所以,我們現在真的有些問題在

而處理問題的方法只有一個





那就是,那些受到特別照顧的族群,自動跳出來,要求大家不要這樣審視他們

受到報導的學生,應該要要求媒體不要特別英雄化(當然,很有可能越要求越嚴重)

原住民學生也應該要求不要受到特殊待遇,讓受益者出來發聲,是最有利的

但同時也最困難



這樣大略講了一下,事實上還有很多東西懶得打出來

像是『受到幫助』,『需要幫助』與『弱勢』是否同義

我在這篇文章中所『弱勢』的概念是否定義太廣

這些仍然值得討論



如同我的標題,這可能只是個過渡期,而我相信就是如此

這不會是一個會永遠持續下去的狀態

哪天我們真的能夠做到完全平等

就不會有這些過渡英雄化的新聞還有為了掩蓋不平等而採取的不平等措施

6 則留言:

Anonymous 提到...

換個角度, 那些什麼菜販家的小孩也可以嗆你[你就是過太爽才不

知道我們的努力是多到值得你們來稱讚的](誤)XD



不過齊頭式平等真的不公平, 但是只能套你的話說"這世界現在就

是這樣跑"

Jeff 提到...

為什麼我好像看到很多K島的圖!!??

挨餓的熊 提到...

本來這時候是該睡覺了,不過我還是冒著明天極可能遲到的

風險來會應ㄐ哥的這篇文章,因為我覺得這文章有這個價值

來回應。



經濟弱勢族群的孩子,有一種東西絕對是比你我(假設我們

都是有經濟能力不錯的父母來照顧我們的死小孩)還要具有

優勢的地方,就是“憂患意識”,也就是“面臨生存的壓

力”。這種壓力是最直接、最有感覺的壓力。要是不努力,

就只有“死亡”,因為他們沒有有錢的父母可以依靠。這壓

力就是人之所以會努力奮鬥的最強烈也是最本能性的動力。



之前洪蘭教授批評現在的大學生上課吃雞腿,說什麼不尊重

講師等等...其實這現象突顯出來的問題是,現在的學生到

底有沒有這個自覺,意識到自己再過2年後就要出社會,擔

負起家庭經濟重擔的責任?還是認為自己還可以倚靠爸媽的

退休俸過無所事事的日子?他們不願面對,也因此不願學

習,只能是一日過一日...



“生存”這原因或許很多人會絕得不滿意,甚至包括我自

己。但是,它或許不是唯一的原因,也或許不是最重要的原

因,但絕對是第二重要的原因。請不要小看它在人心中所發

揮的力量。

我要成為海賊王 提到...

用簡單的運算好了, 假設一家三口

父母每天工作14小時, 基本上除了家務和睡覺之外都沒空了

如果孩子可以幫忙工作, 也願意花時間

兩人總工時28小時, 不要說平均

孩子一天多花4小時幫忙

父母兩人一天就能多睡兩小時, 也許不是很多, 但是對勞力密

集的工作來說很重要

一天花4小時幫忙, 一星期算20小時就好

一學期算18週, 總共就少了360小時, 360小時是整整15天

這些時間, 多數同學用來玩樂、讀書、睡覺、把妹、推砲

而他們花費這些時間, 連額外的收入都沒有, 僅只是分擔掉原

有的壓力

勞力工作的收入有上限, 不敢說很低, 但是要高起來有很大難



父母一起一個月賺六萬, 要負擔一個台北市的三人家庭不是那麼

容易(房貸車貸水電吃喝拉撒..ptt job或tech_job很多計算

魔人的運算可以看)

雖然滿級分能上的學校也不算太貴, 但是不管是住外面還是通

車, 對這樣的家庭都是額外的負擔

扯遠了

不是預設說老子賣麵賣菜孩子就好像比較差, 今天有滿級分才特

別報

會讀書是一回事, 能不能專注又是一回事

這就是上面說的自發力量

值得報的是他們有這種力量而且也達到目標

但是如果今天只說他很努力滿級分

基本上大家也不知道努力在哪

簡單說...麵攤老闆兒子滿級分, 不是要預設麵攤老闆兒子原來

很差

可以當他只是在鋪陳某個成功者(?)如何在比別人弱勢的環境中

成功



雖然我相信媒體只是要有衝擊力的東西才去報, 而且我也覺得這

種新聞很無聊

挨餓的熊 提到...

換言之,麵攤老板的兒子拿滿級分,之所以要報導的原因,

不就是因為麵攤老板的“教育兒女的方式”,同時也是麵攤

老板的兒女所展現出的“自發性力量”,才使“拿滿級

分”成為可能的嗎?



今天,我們若是看到了媒體利用“經濟弱勢的人不太可能考

高分”而炒作新聞而反感;同樣地,我們也可以因為“麵攤

老闆對子女的栽培”與“子女的自發力量”而同受鼓舞與感

動。



畢竟,“家庭經濟狀況的好壞”,不能否認地,是影響子女

成就的影響因素之一。社會上有一種最糟糕的事,就是貧窮

與富有的社會階級會隔代相傳。但是,這類麵攤兒子拿滿級

分的新聞,卻是告訴很多同樣是經濟弱勢階層的人,告訴他

們一件事:你們想要脫離貧困,是有機會的,我現在就告訴

你們一件活生生的例子。

shirleywrig 提到...

來拜訪你囉~期待你的下次文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