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與宋襄公,兩者有什麼關係?
首先,兩人都是春秋五霸之一(根據史記而言)
第二點,歷史上,他們兩人是見過面的,晉文公在成為晉國君主之前,曾經以「公子重耳」的身份在外流亡19年,宋襄公曾經接待過他。
第三點,也是我想著重的一點,晉文公與宋襄公各打了一場戰役留名千史
宋襄公以「泓水之戰」聞名,只不過,留下的名聲不怎麼好
當時楚國進攻宋國,兩軍列隊於宋國邊境的河流「泓水」之前,楚國軍隊緩緩渡河,這時宋襄公旁的謀臣像他建議,趁著楚國軍隊忙著渡河,應該主動攻擊,但宋襄公自認宋國軍隊為「仁義之師」,拒絕趁人之危。「東周列國志」的描述很生動
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眾 齊姜氏乘醉遣夫
天明,甲乘始陸續渡水。公孫固請於襄公曰:「楚兵天明始渡,其意甚輕。我今乘其半渡,突前擊之,是吾以全軍而制楚之半也。若令皆濟,楚眾我寡,恐不敵,奈何?」襄公指大旗曰:「汝見『仁義』二字否?寡人堂堂之陣,豈有半濟而擊之理?」公孫固又暗暗叫苦。須臾,楚兵盡濟。成得臣服瓊弁,結玉纓,繡袍軟甲,腰掛彫弓,手執長鞭,指揮軍士,東西布陣,氣宇昂昂,旁若無人。公孫固又請於襄公曰:「楚方布陣,尚未成列,急鼓之必亂。」襄公唾其面曰:「咄!汝貪一擊之利,不顧萬世之仁義耶?寡人堂堂之陣,豈有未成列而鼓之之理?」公孫固又暗暗叫苦。楚兵陣勢已成,人強馬壯,漫山遍野,宋兵皆有懼色。
公孫固辛苦你了(拍肩),雖然「東周列國志」這種通俗演義對於是誰勸告宋襄公與「左傳」有些出入(左傳中勸告者為'子魚'),但是宋襄公的不聽勸是可以確定的事實,想當然,後來宋國敗給了楚國,宋襄公還因為大腿重箭,過了一年就掛了。這種以仁義之名做出的愚蠢舉動,被毛澤東形容為「蠢豬式的仁義道德」。
另一方面,晉文公雖然也有「城濮之戰」此一著名的戰役,但留下的卻是好名
晉文公在外流亡了19年,回到晉國當君主的時候,其實在外也欠了不少人情,除了前面提到宋襄公禮遇過他之外,晉文公也曾經流浪到楚國。我們可以想一想,當時的姬重耳(晉文公本名)因為晉國內鬥,在外已經流浪十幾年了,出來混的頭銜是「逃亡公子哥」,到其他國家去,名義上是「尋求政治庇護」,實際上是混吃等死。願不願意收留重耳,每個國家給出的答覆不一定,而當時的楚成王願意擺出筵席來款待重耳,想必重耳當時心中應該感動萬分吧?
但是話又說回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楚成王還是開口了,
「哪天你回到晉國,要怎麼報答我啊?」
(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
「如果祖先保佑,回得了家,哪天跟你打起來,我退三舍給你」
(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以上是亂翻的)
以結果論而言,印證了「出來跑總是要還的」這句話。過個幾年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晉文公,一旦當了一國之君,在那群雄並起的年代,難免與當年的恩人在戰場上碰頭,接下來就是我們都聽過的故事了,晉國的軍隊往後退了「三舍 (據說是45公里)」,並且打贏了這場戰爭,而這也是「退避三舍」的由來。晉文公也被描述為重誠信,守義氣的君王。
前面講了這麼多,晉文公與宋襄公有什麼關係?
從我們看起來,這兩個君主在打仗時,都把倫理道德放在第一優先(仁義與信用),差別在於一個輸了一個贏了。要是宋襄公贏了戰爭,或是晉文公輸了戰爭,後世對他們兩人的評價或許就不一樣了。
所以,我決定探討一下,晉文公的退避三舍是否真的全然出自於誠信?
而且,命令晉國軍隊退避三舍真的是出於晉文公的意思嗎?
對於第一個問題有三個可能的答案
1. 晉文公重承諾,不管戰局為何,遇到楚軍他一定退三舍
2. 這是戰略上的考量,退三舍之後,戰略上比較有利。
3. 退避三舍只是順便賺個美名,反正晉國躺著打都會贏,退不退根本沒差
倘若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第一個,那麼「晉文公退避三舍」就並非出自於信守承諾,晉文公就被美化了。以大眾的認知來看,答案會是(1),而我翻了一些史料(左傳與史記),答案是否為(1)我並不清楚,但是我認為答案為(2)或(3)也不無可能。
理由何在?這就要牽扯到楚國當時的情況了與城濮之戰的背景。
城濮之戰的導火線是外交問題,宋國遭受楚國攻打(非泓水之戰),於是宋國向晉國求援。之前有提過了,晉文公在流亡時,宋國曾經給予協助,因此宋國請求晉國幫助時,晉文公著實兩難,楚國與晉國都對他有恩,出兵與不出兵之間該如何抉擇?
這時晉文公身旁的謀士'先軫'提出建議,認為出兵援宋是樹立晉國威信的大好時機 (先軫曰,報施救患,取威定霸 -左傳僖公二十七年),而晉文公也被說服了。另一個謀士'狐偃'也再一旁出點子。
狐偃:楚國剛與曹國魏國結盟,如果我們攻打曹魏兩國,那麼楚國必定會前往救援曹魏,宋國也就安全了。
(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於衛,若伐曹衛,楚必救之,則齊宋免矣)
以史記來看,這招起了作用,楚國的確有派兵援護曹魏兩國,但都沒打下來,曹魏兩國都被晉國軍隊圍了起來。圍起來也就罷了,先軫得寸進尺,建議晉文公說服曹魏兩國與楚國斷交,與晉國結盟,這兩個小國照著辦了。曹魏兩國對楚國片面毀約,自行與晉國結盟。
這個舉動觸怒了楚國將領 '子玉'。想當年,重耳流亡到楚國時,子玉就曾向進言楚成王,趁機殺了重耳,免得後患無窮。但是楚成王沒有採納這個意見,導致今日楚國進軍宋國時不斷被晉國扯後腿。所以子玉他非常生氣,有多生氣?氣到楚王想要迴避晉國軍隊,命令子玉撤離宋國,可他偏偏不聽,硬要北上與晉文公對決。白話點說,子玉抗命了。
抗命以成事實,這時候晉國軍隊來了個退避三舍,並且漂亮的擊敗了子玉率領的楚國軍隊,子玉戰敗回去後就自殺了。
現在可以回到問題了,如果晉國早就知道子玉是抗命行動,這是否代表子玉的行動沒有得到楚王認可,他並不會有支援,而且能夠調動的兵力也比較少?可惜左傳並沒有詳細描述兩邊的兵力。如果子玉的抗命會帶來任何楚軍的負面影響,而且晉軍也明瞭到這一點,那麼或許子玉當時所率領的軍隊根本不足為懼,晉文公退避三舍只是剛好搏個美名而已。
又或者,退避三舍是為了退到「城濮」這個地方?只因為該地點的戰略位置對晉軍比較有利呢?「城墣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經典的「誘敵戰術」之一,
欒枝使輿曳柴而偽遁,楚師馳之,原軫、郤溱,以中軍公族橫擊之,狐毛、狐偃,以上軍夾攻子西,楚左師潰,楚師敗績。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欒枝依照部署命令戰車拖曳著樹枝後撤,掀起塵土佯裝敗逃。楚軍往前追,被晉軍其他將領夾擊,因此潰敗。
我不知道如此的戰術是否需要戰略地形的配合,我想多少是需要的,因為誘敵深入我方軍中,很大的前提就是我方準備夾擊的軍隊需要有能夠隱密躲藏的場所,或許晉軍是故意的選擇在城墣作戰,因此退避三舍。
當然,誘敵戰術或許是先軫、狐偃與其他大臣在城濮因地制宜所想出來的策略,但我仍然保留晉軍選擇作戰地點的可能性。因此就我看來,退避三舍是否全然出自於誠信,我會打個問號。
(圖文無關,休息眼睛用)
第二個問題:退避三舍是誰的主意?
1. 晉文公
2. 先軫
3. 狐偃
同上一個問題,只要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第一個,就有可能將大家平常印象中的晉文公翻案。這個問題挺有趣的,發號施令的當然是晉文公沒錯,但是要退避三舍真的是晉文公本身的意思嗎?
答案(2)可以先去掉,儘管激怒子玉,搞出外交問題是先軫出的主意,但是不管左傳或史記講到退避三舍時都不關他的事。我認為狐偃很有可能,是幕後主使者。在左傳中
子犯(狐偃)曰:「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報也。背惠食言,以亢其讎,我曲楚直。其眾素飽,不可謂老。我退而楚還,我將何求?若其不還,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
左傳中,是從狐偃的口中沒有明確說出這是晉文帝的意思。但是在史記中有些微不同
軍吏曰:“為何退?”文公曰:“昔在楚,約退三舍,可倍乎!”
---史記, 晉世家, 66
史記中很明確的,寫出退三舍是出自晉文公之口。
我會懷疑退避三舍是否出自晉文公之口還有另一個理由,就是晉文公與狐偃過去的小事件。史記中有記載重耳流浪到齊國時,取了齊桓公的女兒,在齊國過著舒爽的日子,曾經說過
「在這邊真是太爽啦!我死也要死在這裡」
“人生安樂,孰知其他!必死於此,不能去。”
---史記, 晉世家, 52
他老婆聽到以後,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太沒志氣,所以跟其他人密謀,找一天將重耳灌醉,再把重耳搬上馬車離開齊國。等到重耳醒來的時候發現已經不在齊國了,非常火大,火大到拿起武器想要親手把狐偃給殺了。大家不要以為狐偃只是待在重耳身旁的謀士而已,若要論輩份,狐偃可是重耳的舅舅啊!可見重耳當時有多生氣。
狐偃看見主子操著傢伙走過來,眼看苗頭不對,趕緊說
“殺臣成子,偃之願也。”
(殺了我,而成全你回到晉國成為君主,這正是我的願望)
重耳可能也真的下不了手,說道
“事不成,我食舅氏之肉。”
(倘若我回不去,我要把你這個舅舅給吃了!!)
狐偃嘴巴賤,又回了一句
“事不成,犯肉腥臊,何足食!
(倘若你回不去,我的肉就是腥的,不用吃)
以上,仍然是亂翻譯的
---史記, 晉世家, 52
還好事後有回到晉國,不然狐偃可能要改名叫狐臭。
不過從這邊的例子可以看出,晉文公曾經是偏好安逸的,能夠有之後的成就,我相信他的臣子幫忙不少,而在精神支持以及道德規範上,我相信狐偃這位烈性子的舅舅應該給了他許多建議與指導。狐偃對於晉文公的忠心毋庸置疑,除了輔佐他之外,也有可能想要向人民塑造出晉文公是個賢能有道德的君主。
這就是我想說得重點了,「晉文公因為信守承諾,所以退避三舍」這一點,有可能是旁邊的謀臣向他進言,他照著做而已。目的是為了營造晉文公的形象。
可是大家也不要忘了,司馬遷寫史記已經是漢朝時的事情。城墣之戰為西元前632年發生的,司馬遷的出生年則是西元前135或145年,這中間差了將近五百年,退避三舍是否出自晉文公之口,以及上面那段追殺舅舅的故事是否真有其事,我們還是要審慎視之。
我的想法是,我相信退避三舍是出自狐偃的意思,作為一個忠心的人臣,他做球給晉文公,讓晉文公博得一個美名。而狐偃退避三舍的提議是以道德層面為出發點,其中有多少戰略層面的考量我不曉得,但要說完全沒有我是不相信的。再引一次「東周列國志」
四十回 先軫詭謀激子玉 晉楚城濮大交兵
狐偃曰:「主公昔日在楚君面前,曾有一言:『他日治兵中原,請避君三舍。』今遂與楚戰,是無信也。主公向不失信於原人,乃失信於楚君乎?必避楚。」
狐偃曰:「若我退,楚亦退,必不能復圍宋矣。如我退而楚進,則以臣逼君,其曲在彼。避而不得,人有怒心;彼驕我怒,不勝何為?」文公曰:「子犯之言是也。」傳令「三軍俱退!」晉軍退三十里,軍吏來稟曰:「已退一舍之地矣。」文公曰:「未也。」又退三十里,文公仍不許駐軍。直退到九十里之程,地名城濮,恰是三舍之遠,方教安營息馬。
雖然東周列國志是通俗演義,不能盡信,但是我相信就算退避三舍不是獲勝手段,最起碼狐偃與先軫一批人應該也留了個後著。也就是說,信守承諾而退避三舍是有條件的,而不是如宋襄公一般愚昧的信守仁義規範。
這就是我認為晉文公與宋襄公不同的地方,晉文公能夠聽進臣子的進言,並採取適當地手段。而宋襄公就只是個盲目遵守仁義的君王而已。
如果退避三舍根本不是晉文公的意思。這就有違現代人對他的歷史印象,但是晉文公治理晉國的政績卻是大家不能否定的,將內亂不已的晉國治理得當,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甚至到了戰國時期「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後,韓趙魏這三國還能夠成為「戰國七雄」,可見得在晉文公治理之下的晉國有非常雄厚的實力。
另外,宋襄公真的只是笨了點,希望大家可以體諒他。
宋襄公表示:「我聽說仁者無敵,誰知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