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

[書]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作者:龍應台


除了冷硬的工具書以外,我相信要評論每一本書,都要分兩個層面來討論
一是作者想說什麼,二是作者怎麼說
前者決定於作者的對事物的見解,後者決定於作者的文字功力與敘述方式是否符合讀者預期


-----我期待讀到什麼-----


龍應台想在這本書說的事情是老梗,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台、國共內戰、血流成河、妻離子散
這主題要有多撒狗血就有多撒狗血,要愛情有愛情,要親情有親情,思鄉之情更是貫通全篇


這些是龍應台想說的
雖然我沒讀過她的其他作品,但是我相信身為老牌作家,龍應台絕對有能力處理這樣的主題




-----我讀到什麼-----


而事實上她的確做到了,在我看她闡述歷史之餘,也的確被文中的人物情緒所感動
但這個感動並沒有持續到全書結束,精確點來說這感動只持續到81頁結束,也就是本書第一部


在第一部中,龍應台介紹了她的母親「美君」與她的父親「槐(音:懷)生」


文字敘述不會過度賣弄,而且十分感人
或許是所述者為父母之故,美君與槐生的性格相當鮮明,尤其有兩個片段讓人不忍釋卷


一是美君回到淳安,由於建了水壩,淳安城早已沉在千島湖下,淳安城成了千島湖鎮,但這阻止不了美君尋墳的決心


「湖很大,一千多個島,」他們猶豫地說,「我們只記得一個大概的範圍,墳怕不好找……」 

「可以試試看。」美君說。 

一個親戚說,「我們這兒是可以遙祭的,就是對著那個方向祭拜,大姐你遙祭也可以吧?」

我看看美君,她也正瞧著我。啊,我知道這個彪悍的女生要發作了。  

「我在台灣遙祭了四十七年,」美君頓了一下,臉色很不好看,然後一口氣說出來,「我遙祭了四十七年,你們覺得,我今天人千里迢迢到了淳安,是來這裡遙祭的嗎?」

又是一陣安靜。  

「……千島湖出事以後,」親戚面有難色,「租船管制很嚴……」

「我是淳安的女兒,」美君還是寒著臉孔,說,「找父親的墳是天經地義的。」



以及龍應台帶著槐生去聽「四郎探母」


我突然覺得身邊的槐生有點異樣,側頭看他,發現他已老淚縱橫,哽咽出聲。

是想起十五歲那年,一根扁擔兩個竹簍不告而別的那一刻嗎?是想起大雪紛飛,打碎了一碗飯的那一天嗎?是想起那雙顏色愈來愈模糊的手納的布鞋底嗎?是想到,槐生自己,和一千年前的四郎一樣,在戰爭的砲火聲中輾轉流離,在敵我的對峙中倉皇度日,七十年歲月如江水漂月,一生再也見不到那來不及道別的母親?


一整齣戲,他的眼淚一直流,一直流。我也只能緊握著他的手,不斷地遞過紙巾。



第一部就以槐生的眼淚作為句點,第二部開始美君與槐生正式退場,主角改為龍應台的訪問對象,從這裡開始我所預期的與我所讀到的開始產生分歧


我本來以為會是一對一的深度訪談,卻變成了一場「遷台後遺症病友會」,我會遇到認識人的與不認識的人,而且我沒辦法在每個人的身上花太多時間。這是「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後半部給我的感覺。


龍應台訪問了非常多人,也蒐集了許多資料,說來汗顏,她書中所提的人我大部分都不認識,多是目前在台灣的商人、文學家甚至是政治家,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只有馬鶴齡。


不過第一部的感動到了後面可說蕩然無存,故事也開始雷同,好像每個人都經歷過兵荒馬亂,看過屍橫遍野的場景,經歷過妻離子散的悲痛。在書中後半部,我找不到我對槐生與美君的那份情感。我開始不被龍應台說故事的方式給吸引了,我只想快速翻過,甚至失去把這本書看完的耐心。


當我想為這本書評分時,我陷入自省。這本書是寫給我這種人看的嗎?


我說的「我這種人」,是指「對於國民政府遷台有歷史隔閡的人」,雖然我父母有受到遷台影響,但很顯然我不是那個時代的人。我看「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就只是在看故事而已,如果故事不吸引我,我可以不理不睬轉身就走。但是同一個故事在經歷過該年代的人而言絕對是字字血淚,每行句子都鑽到心坎裡。


相比之下我要對這本書下評論,簡直是夜郎自大、不知好歹


但是我決定把書評回到基本面,也就是我喜不喜歡這本書
畢竟個人喜好與書的好壞是兩回事




優點:感人。由於是以歷史為骨幹,閱讀之後有長知識的感覺
缺點:第一部之後結構鬆散,與讀者同步率降低


滿分五分我給三分


另外,李敖有一本「大江大海騙了你」


身邊有這本,但是我還沒讀過,大致翻了一下,李敖反駁龍應台之處似乎著重於歷史部份
倘若真是如此,我並不認為這本書會對龍應台造成太大的傷害,畢竟龍應台著重的是感情部份,並非歷史敘述,不過這只是我的概括想法。

沒有留言: